企業的改革發展不斷深入,迫切需要營造健康向上、提振信心、豐富生動的輿論氛圍,將員工的力量集中到推動改革發展上來。企業內刊立足于企業現實,同時又發揮其積極作用。近年來,前期策劃的對于期刊價值實現的作用越來越凸顯,本文從影響內刊價值實現的因素進行分析,研究策劃對內刊價值實現的積極作用,探討企業內刊的發展道路。
內刊作為企業的“喉舌”,是一種典型的分眾傳媒,它以其自身存在的形式面對特定的讀者,在參與企業管理、傳遞交流信息、塑造企業文化方面都具有獨特而重要的作用,如何實現內刊價值的最大化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刊物的策劃。
內刊是宣傳平臺的一種,但又不同于一般的宣傳,在宣傳的高度、廣度、深度上應該有更高的要求。它立足于企業現實,發揮著對企業的積極作用,通過挖掘企業深層次的傳播內容,整合資源,形成具有引導性、前瞻性、實用性的業內讀物。
企業的改革發展不斷深入,迫切需要營造健康向上、提振信心、豐富生動的輿論氛圍,將員工的力量集中到推動改革發展上來。對企業發展中的焦點問題、熱點問題,深度、客觀、準確地進行宣傳報道,切實提高分析和引導輿論的能力。同時,日益復雜的外部環境也要求我們繼續加強新聞宣傳工作,努力樹立負責任企業的良好形象,為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內刊價值的實現主要體現在三個作用的發揮。
1 參與企業管理的作用。內刊圍繞企業中心工作開展宣傳報道,傳遞企業最新資訊和發展方向。協調各條線的重點工作,從戰略的高度上來思考企業的發展,著力策劃有深度、有導向性,能引起思考、提供啟發的欄目和文章,能夠為企業的決策和管理提供參考和意見。
2 傳遞交流信息的作用。內刊是企業信息傳遞的載體,一方面對管理層的決策進行解讀,滿足員工獲取企業信息,關注企業和自身發展的需要,并自覺規劃自己的工作、行為和思想;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員工的思想動態和工作情況,管理層可據此做出信息反饋,提出指導性意見。
3 塑造企業文化的作用。良好的企業文化是企業生產和發展的內在動力,而內刊作為這一動力的載體之一,積極助力營造積極向上的氛圍、開辟員工展示與互動的平臺,深入挖掘企業改革發展的內涵,積極反映典型人物和經驗,提煉出真實、感人的精神力量,堅持凝心聚力、加油鼓勁為主的宣傳原則,傳遞正能量,發出好聲音,為企業改革與發展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內刊編輯的工作特性雖然是“編”,但絕不是簡單的后期編校,更側重于總體的策劃編排,將重點前移,找準價值實現的“興奮點”。策劃對內刊價值實現的影響主要體現在目標定位、辦刊理念、欄目設置、內容表現等方面。
1 目標定位。精準而科學的定位是內刊價值實現的最重要因素,優秀的內刊不只是追求內容上的包羅萬象,如果定位無法明確,內刊所表達的很可能不是想要的效果。縱觀各類內刊,有的以宣傳報道企業工作情況為主;有的以選摘和采寫可讀性比較強的軟文為主;有的以學術論文的交流為主。目標定位的不同直接決定了刊物的風格和方向。
2 辦刊理念。辦刊理念對于編輯和用稿都是重要指導,同時對于采寫人員來說也是明確的導向。辦刊理念的創新有利于優化選題、把握內刊表現核心,要求辦刊人員從總體上把握和預測動態的、變化的、發展中的企業需要,從而對選題資源進行多視角、深層次的挖掘。
3 欄目設置。欄目的編排設置一定程度上起到突出重點的作用,一開始的總體策劃上就應該重點考慮,滿足不同類型讀者的需求,有特殊的針對性,需要圍繞明確的主題開展特色明顯的欄目策劃,否則再好的內容也很容易被其他次要信息所淹沒,失去原本要表達的效果。
4 內容和形式。內容是期刊的靈魂,內容是否從企業發展的角度出發,是否滿足讀者需求,都決定了刊物的影響力,更決定了內刊價值的實現,同時好的內容也需要形式來烘托,突出重點,帶來閱讀的愉悅感,增強刊物的吸引力和可讀性。
內刊要堅持整體的策劃意識,始終與企業文化建設同步,發揮引導力、影響力、服務能力。就如何發揮策劃對內刊價值實現的積極作用而言,應著力處理好五組關系。
1 處理好長遠與當前的關系。明確內刊的定位,加強對企業發展規律性的認識和把握,保持對政策的敏銳度,不斷提高政策理論水平,以戰略的長遠眼光對企業發展方針政策、重要部署深入解析,做好企業方針政策的宣傳報道;及時捕捉企業發展中的新探索、新經驗、新典型,通過深入的挖掘報道,積極推動企業發展。針對企業內部近期的熱點話題、形勢政策,從員工關心的角度進行策劃和解讀。立足于當前的現狀,分析企業發展的軌跡,有效處理長遠與當前的關系,解讀其中所蘊含的指向性意義。
2 處理好內在發力與借力而行的關系。對于提升內刊的策劃能力而言,加強采編隊伍建設與整合各方資源應該雙管齊下,處理好內在發力與借力而行的關系。一方面形成有利于采編人才脫穎而出的良好機制,激發隊伍的內在活力,加大人才培養力度,注重實踐鍛煉,培養一批既熟練掌握新聞宣傳規律,又能深入把握企業發展規律的優秀通訊員。同時更重要的是編輯部策劃人員自身水平的提升,多學習多借鑒,創新思路,“眼高”了才有“手也高”的提升空間。另一方面積極借力,加強與各條線的聯系,借助專業的力量才能更好地把欄目做深做透;開展不同層次的頭腦風暴活動,組織期刊編委、有經驗的文字工作人員、優秀通訊員獻計獻策;與企業內外優秀媒體保持聯系,拓寬視野,學習借鑒新銳、專業的策劃思路。
3 處理好專業性和可讀性的關系。由于內刊的讀者品味不同,面對不同喜好的讀者,要考慮其不同的需求,這對欄目的劃分和設置有比較高的要求,包羅萬象、面面俱到反而無法將欄目做精坐實。在欄目策劃中需要將讀者需求再細分,進一步處理好專業性和可讀性的關系,突出欄目特色。在做與企業工作密切相關的專題欄目上,要想吸引更多的眼球,不能僅僅做“反光板”報道現有的工作情況,更需要提供其他地方看不到的信息,做更深刻的解讀,引發更廣泛的思考,在專業性上再“硬”一點。而在與企業關系不那么密切的文化休閑類欄目上,更加注重可讀性,適當借鑒行業外文化類雜志的一些做法,軟文內容再“軟”一點,形式再活一點,角度再新一點。
4 處理好報喜和報憂的關系。企業的綜合類期刊中比較常見的是以“報喜”為主,側重于工作業績、經驗做法、典型人物的挖掘和宣傳,營造良好的氛圍,傳遞正能量,體現在“做了什么”。也有部分以“報憂”為主,剖析企業發展的重點、難點問題,為工作開展出謀劃策,體現在“要怎么做”。兩種做法各有優勢,但所發揮的作用是完全不同的。內刊要客觀處理好報喜和報憂的關系,明確定位導向,在加油鼓勁的同時,實現內刊價值的最大化。
5 處理好內容與形式的關系。內刊要致力于提升內容質量,打造精品專題,對各種有利因素、有利資源進行優化組合,以強烈的創新意識和超前意識、敏銳的眼光,動態地關注企業發展,及時捕捉信息,有針對性地制定選題計劃,組織稿件,力求“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使選題達到預期目標,產生預期反應。同時,也不能忽略形式的重要性,在當下“碎片化閱讀”的時代,以形式感突出欄目內容,提高刊物設計水平和通訊員隊伍的圖片拍攝能力,推出高質量的設計和圖片,在視覺上、情感上更貼近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