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電子雜志,目前國內閱讀體驗比較好的還算雅志電刊!另外一方面,電子雜志對設計界的意義,比你想象中更大、更有影響力!
你可能不知道,世界上第一本誕生于1875年的英國,而中國電子雜志的出現則在1930年左右。也就是說中國人讀電子雜志已經足足90年了。
所以現在說到的各種設計手法的應用,在這90年里,電子雜志已經玩到玩無可玩了,電子雜志設計自然包含了無數的設計干貨。
聊排版,現在很多人都可能會想到網頁、海報、電商廣告之類的。
但是,真正將圖文排版推到極致的,其實是電子雜志?,F在的網頁、網絡廣告等無不是從電子雜志排版中汲取了大量的營養。
當前在互聯網新媒體的沖擊下,電子雜志這種形式正在逐步退出歷史舞臺。盡管如此,電子雜志設計師們當年做的排版實驗,還是值得我們去好好回味和學習。
我們先來欣賞一下那些將排版做到極致的電子雜志。
風格非常大氣的紐約時報電子雜志:
時尚前衛的 IdN,這本是不少設計師的摯愛。
國內的《新視線》,排版上也是爐火純青。
說到排版設計,怎么可能少得了日本人的作品。
這本《idea》是關于設計資訊類的電子雜志。
好了,今天這篇文章當然不是電子雜志賞析,在翻看了大量的經典電子雜志排版之后,我給大家總結出幾招既好用,又十分易學的排版干貨技巧。
圖文疊壓是很常見的一種排版手法,在強調圖片展示的電子雜志排版中也十分常見。
具體的做法有很多種,我們可以根據圖片的實際情況靈活處理。
最常見的做法大致可以分為這兩種:
最大化展示圖片,讓文字全部壓在圖片上。
這種疊壓方式的優點很突出,可以充分展示圖片帶來的視覺沖擊力,同時文案的排版 空間也很大,可以自由發揮。
缺點也同樣明顯,那就是對圖片質量要求很高,文字的可閱讀性會受到一定影響。
更多案例:
從上面這些案例可以看出,整體疊壓的方式,如果要做得出彩,除了圖片質量要上乘之外,在文案排版方面,最重的是字體樣式有對比,有變化。比如說加入手法字體、強烈的顏色對比等等。
顧名思義,就是文字只壓住圖片的一小部分。
局部疊壓的方式初看起來平平無奇,但是如果應用得當,往往可以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優點一:應用靈活。
圖文可以隨意地擺放。相對于整體疊壓,這種方式對圖片素材的精度和比例都沒有硬性要求,同時也給文字留出了很大的處理空間。
優點二:打破版式平衡,制造畫面沖突。
太過于工整的排版會讓畫面顯得死板,通過文字的局部疊壓,可以產生不對稱的效果,打破畫面的平衡,產生視覺上的起伏和落差。
好了,下面進入實操環節。
先來一張我年輕時候的照片。
還可以吧,也就一般般帥。。
先把照片擺放到畫面中,先調節一下對比度,以及裁剪一下適當的比例。
第二步,選一個奔放自由一些的字體,半疊壓在照片上。字體顏色選用明亮鮮艷的紅色,打破畫面的沉悶感。
最后在畫面的空白地方填上文案,注意節奏的變化。
duang。。。
一張文藝風的海報就完工了!
十分鐘搞定,是不是So easy的感覺?
沒辦法,
只要人長得帥,設計就是做得快!
OK,
再來一個更實用的案例。
比如說要做一個服裝海報,現在有了一張還不錯的主圖。
先將它擺放在適當的位置,然后選擇和主畫面相呼應的背景色。
按照我們前面講的半疊壓的方式,把文案排在左邊。給其中的一些文案增加色塊,一方面形成排版上的變化,另一方面也可以在視覺上更突出。
最后再添加一些輔助性的小字,豐富一下畫面的層次感。
一張電子雜志風格的廣告就搞定了!
非常實用的排版方式,各位做電商的同學,趕緊應用起來吧!
好了,繼續上菜。
先給大家普及一下拼貼這種藝術風格的起源。
拼貼藝術起源于20世紀早期的達達主義。當時一群年輕而反叛的藝術家們為了反戰,設計了一些反美學的藝術作品來表達對資產階級價值觀和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絕望。
達達主義拒絕任何標準,追求隨意。
“dada”這個詞,據說就是來自羅馬尼亞語的一句口語,意思是“是的,是的”。
大概就是這么個意思:
看似佛系,無所謂,其實內心是反叛的,蔑視一切現有的藝術規則。
達達主義具體表現在平面視覺上,是這樣的風格:
一眼看過去,就是三個字:有毛?。?/p>
完全就是胡亂拼貼嘛!
不過你仔細一瞧嘛,好像又有那么點韻律和節奏在里面,隱隱地能感受到一種情緒和力量。
總之,最后達達主義還是由一種“反藝術”變成了一種“藝術”風格。
到現在,拼貼風格被大量地應用到了各種設計中。
比如說服裝設計:
鞋子:
在電子雜志的排版設計中,更是看到大量的拼貼風格。
電商頁面的設計,明顯受到了時尚電子雜志的影響,拼貼式的設計手法也隨處可見。
拼貼的風格看似雜亂無章,但是要表現出良好的視覺節奏感,還是需要有一定的排版功底的。不然的話,就真的變成了胡亂拼湊了。
說一千道一萬,不如自己動手做一下。
下面我們來做一個日本風的秋季女裝海報。
先摳一張人物圖,選擇代表秋天的黃色為背景。在背景上疊加紙質紋理,營造一點復古的感覺,再將人物做成貼紙的樣式。
打上主標題,復制一層描邊錯位,將標題做一點立體樣式。
接下來是關鍵的一步。
將幾張商品圖隨意地擺放到畫面中,分別做一點樣式來裝飾一下每張圖。比如做個相框效果,或者描邊效果等。
最后再添加文案和輔助小元素。
因為想做成日系風格,所以可以適當地添加一點日語文字作為裝飾。再添加像小標簽,波點這樣的輔助元素,這樣整個畫面就十分豐富了。
拼貼風格的畫面不要害怕元素多,只要風格統一,適當數量的元素拼貼在一起,可以營造出豐富、熱鬧的氣氛。
一張輕松寫意,雜而不亂的海報就完成了!
毫無疑問,對齊是最基本的設計規律。
那不對齊、錯位在排版中就是絕對的錯誤嗎?
顯然不是這樣,所有的規律都是用來打破的,而所有打破規律,又都是為了重建新的規律。
錯位設計在有些時候就能達到破壞原有規律,重建新規律的效果。
錯位排版的應用:
通過上面兩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出來,錯位排版并不是單純地為了錯位而錯位,而是通過錯位的方式打破原有畫面平衡,然后通過小元素的穿插,以及大小的變化,輕重避讓等設計手法,重新構建新的畫面平衡。
錯位的排版方式,可以營造出錯落有致排版風格,相對于嚴謹的對齊,可以給人更活潑的感覺。
優秀的版式設計,很少刻意地遵循某一個死板的規律,而是在規律與突破之間尋找到了微妙的平衡。
再給大家看一些“錯而不亂”的排版:
OK,理論講完,
下面看操作!
利用錯位排版的特點,做一張比較有張力的運動風格的海報。
首先摳一張“我心飛翔”的人物素材。再鋪上一張天空的背景,這樣會讓人物更有起飛的感覺。
經過上面的處理之后,整個畫面質感得到很大的提升。
接下來處理文案,選擇視覺沖擊力更強的手繪字體。
人物的形態是向左上運動的,因此文字的錯位方式也可以向左上形成動感。
最后,為了保持畫面的平衡感,我加入了線形nike標志,以及左下角的小字。
相對于四平八穩的排版方式,這種刻意制造的錯位排版,視覺上更加具有張力,就像忽然使出了其不意的一招!
做設計的都知道:無對比,不設計。
對于電子雜志的排版,更是如此。大部分電子雜志的開本都比較大,文字信息多,因此設計師在排版的時候,一定需要將視覺層次拉開,引導用戶的閱讀視線。
放大字號,粗壯的字體,強對比的色彩,將關鍵信息放到頁面正中間,這些都是有著 強化對比的方式。
將關鍵的信息提取出來,讓它幾乎占滿排滿空間,這樣可以提升版式的跳躍率,極大的增強視覺張力。
將某些字符單獨放大,當大到一定程度之后,在視覺上我們不再當它是一個文字,而是一個圖形。
圖形化的文字也是強化對比的有效方式之一。
手寫字體是另外一種將文字圖形化的方式。
在上圖中,手寫字的輕松、活潑,與工整的正文形成了強烈的對比。使得整個畫面一下子就充滿了生機。
下面我們用一個實操例子看看怎么通過強化對比,還強化畫面的視覺沖擊力。
下面這個男裝廣告,按照常規思路我們摳好圖之后,然后選好合適的背景色,再把文字按步就班的排版好,一個基本及格的廣告就做好了。
這樣的廣告看起來好像沒啥問題,但又覺得有點兒不對勁。它清晰的將廣告的信息傳達出來了,但是也就僅僅這樣,我把這種設計稱之為“不痛不癢”的設計。
就好像一個有氣無力的導購員,怎么可能讓你會有購買的沖動?
優秀的電商廣告不僅僅是將信息傳達出來,更重要的是將信息聚焦、放大,更強烈的視覺沖擊力才能刺激到用戶的購買欲。
下面我們看看怎么通過強化對比來增加畫面的視覺沖擊力。
首先是盡量把商品圖放大,讓用戶更容易地感知到商品的細節。
在顏色上多使用對比色,互補色,刺激用戶的眼球。
文案的排版上,要營造出層次感,一眼看過去能看到重點。
經過一番調整之后,整個廣告的視覺力度大大地提升了!
再來一個案例。
最近《慶余年》比較火,我們就以這個為主題做一張海報。
先去劇照里面選擇一個角色作為海報主體,選誰呢?
當然是選擇被演戲耽誤的設計師——肖戰小哥。。。
照片原本的比例是橫向構圖的,所以我們需要把背景圖拉伸一些,鋪滿整個畫面。
接著用書法字體寫上劇名,為了讓標題更有張力,我們把字號放得很大,直到撐到畫面以外去。
找來一張金色的紋理圖,疊加在文字上,OK,質感瞬間+10086!
將處理好的文字復制一層,往面下移動幾個像素,這樣文字就有了一定的厚度。最后再用相互穿插的方式,將小文字排版好。
大家在排版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小字的處理方式。小字在視覺上是起到輔助作用的,可以幫我們平衡畫面,調節排版節奏,豐富畫面層次,簡直就是妙用無窮。
就問你一句,帥不帥?!
好了,
到這里電子雜志風排版的教程就完整地結束了。
大家不只是看進去,更重要的是親自動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