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雜志新媒體未來發展方向

          來源:【雅志電刊電子雜志制作/設計公司 | 更新:2019-10-23

          新媒體指的是不同于報紙雜志、廣播及電視等傳統媒體的新興媒體種類,其內容包含手機媒體、數字電視及網絡媒體等,概念較為寬泛。本文主要闡述了新媒體未來發展的方向,為新媒體可能發生的變革提供一定的借鑒和啟示。

          相較于傳統媒體,新媒體的概念一直在不斷發生變化,一般指基于數字技術、網絡技術,以互聯網為傳播媒介為用戶提供娛樂方式以及信息服務的傳播方式,其傳播終端一般為智能手機、電腦或數字電視。在網絡飛速發展的大環境下,人們對于新媒體的依賴日漸加深,展望新媒體未來的發展方向自然也成為重中之重。 

          電子雜志

          一、新媒體的優勢 

          (一)推廣渠道廣泛,傳播速度提升 

          新媒體依靠智能手機和電腦進行推廣傳播,相較于傳統媒體而言,傳播途徑更加廣泛,而借助互聯網為傳播途徑,傳播速度也明顯提高,電腦及智能手機的普及推動了新媒體的發展,而新媒體的發展同時也對各類智能終端的推廣起到了助推作用。 

          (二)媒體更富個性化 

          由于技術手段的原因,傳統媒體的受眾群體無法做到精致入微,基本都是面向全體大眾。然而新媒體對于自身的受眾可以做到更加細分,能夠面向不同個人或群體提供不同的內容,做到“看人下菜碟”。也就是說,對于新媒體的受眾群體而言,每人所接收到的信息都有可能是完全不同的。這改變了傳統媒體只能被動接受單一內容的缺陷。 

          (三)選擇更為豐富,交互性強 

          新媒體的內容比傳統媒體更為廣泛,為人們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每個用戶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不同的媒體,讓用戶更加自由;借助于新媒體,每個用戶既可以是信息的接收者,也可以是信息的傳遞者。例如,觀眾可以在使用互聯網觀看節目的同時參加主辦方進行的投票活動,而傳統媒體中只有媒體才能發布信息。這使得新媒體加強了與媒體的互動性,使其成為了主導者,充分滿足了用戶的需求,變被動為主動。 

          (四)表現形式多樣 

          新媒體的表現形式較傳統媒體而言極為多樣化,新媒體結合了文字、音頻及視頻,不同的組合可以呈現出不同的內容,理論上講可無限拓展,使得內容更加生動形象、多姿多彩。 

          (五)方便快捷 

          借助于飛速發展的互聯網,新媒體可以供用戶隨時檢索瀏覽,且儲存也更加簡便。 

          (六)信息實效性強 

          與傳統媒體的廣播或電視相比較而言,新媒體做到了不受時間或空間的影響,隨時可以制作并發布,真正實現了全天候在線,讓用戶可以第一時間接收第一手的信息。 

          二、新媒體發展現狀 

          新媒體是一種新興文化,其現狀可用“日新月異”來形容,媒體用戶與日俱增。新媒體已然成為了國家的重點關注項目,在政策上及制度上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放寬,借助于大環境的優勢,新媒體的發展環境也在一步一步的得到提升。國內環境下,中型及小型企業是新媒體的主體,由于市場行情優異,吸引了源源不斷的外來資金投入,其市場價值和影響力也在日益提升。與此同時,隨著新媒體產業環境的不斷優化,其行業競爭也在不斷加劇,促使著整個行業走向深入和整合。同時,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創新,新媒體的發展趨勢也在不斷地發生變化,我們的日常生活也與新媒體水乳交融。大環境下,用戶需求成為了新媒體的重點關注對象,定制內容開始不斷的出現。而在盈利方面,網絡支付手段早已日漸趨于成熟,新媒體發展的重點也將轉變為社交媒體,其盈利模式將越來越依靠于借助社交媒體而進行的電子商務運行。總而言之,現今新媒體的主要發展趨勢是互聯網及社交媒體,行業前景十分可觀。 

          三、新媒體未來發展方向 

          (一)新媒體行業在相關行業中的占比將進一步提升 

          隨著互聯網和科技的進步,新媒體行業的發展也將突飛猛進。當今時代,傳統媒體產業所占比例早已被新媒體產業遠遠甩開,美、日、韓等發達國家中尤為嚴重,美國更是極度注重在媒體行業中運用高科技技術。早在2003年,《時代周刊》便做出判斷,數字娛樂信息時代的來臨是大勢所趨,新媒體將于2015年前后完成全世界普及,而且其生產總值中的半數都將被數字娛樂所掌控;就在一年之后,迪士尼公司緊跟潮流,淘汰了隸屬于傳統媒體的手工動畫,標志著美國全面進入3D動畫時代。而在日本,數字化信息技術也早已被應用于相關產業,完成了由傳統媒體轉換為新媒體的過程。不難預見,在未來,新技術、新產品將使得新媒體全面超越傳統媒體,新媒體將全面引領產業潮流。 

          (二)新媒體的發展會導致傳統媒體的衰微 

          在未來,新媒體的迅速發展,必定會使得以報刊、圖書等為代表的傳統媒體整體式微。 

          早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報刊行業就已然呈現出了極為明顯的下滑趨勢。1990年,英國的《獨立報》的發行量超過40萬份,而僅僅在五年之后發行量便出現整體下跌,21世紀初已經跌破20萬份。即使是在北美地區——全球報業最發達的區域也不能幸免,其報刊發行量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調查結果顯示,自21世紀初開始,各國的新媒體諸如網絡媒體等,吸收了原本屬于報刊的占比10%的廣告收入,總計約15億美元。 

          新媒體的發展對傳統媒體帶來的沖擊不僅表現在報刊方面,隨著數字化和互聯網的迅速發展,圖書出版業也受到了影響。例如日本,圖書的營業額自20世紀末以后便連續出現下跌,到21世紀初,總計減少了17%;而雜志的廣告收入在1999年至2003年間減少了8%。據日方報刊官方統計,20世紀末圖書雜志營業額可達2兆6563億日元,而到21世紀初已經下降到2兆2278億日元。毫無疑問,新媒體的崛起對傳統媒體造成了極大的打擊。 

          (三)新媒體將以文化傳播為核心內容 

          時代在進步,科技的發展為文化的表現形式帶來了全新的途徑。新媒體的發展,為文化傳播提供了極為廣闊的空間。過去由于手段不足,文化的傳播極為不便,而新媒體則可以完美的解決這一難題,因此,未來的新媒體將會以文化傳播作為核心內容。沒有內容的媒體就如同一具行尸走肉。 

          韓國專家曾經提出,在經歷過的硬件時代、軟件時代、信息通訊網時代之后,在21世紀,我們必定會迎來“創意性文化內容的時代”。因此,在未來的媒體競爭中,文化傳播一定會成為最重要的內容。 

          (四)新媒體將廣泛應用于公共服務體系中 

          新媒體借助于網絡豐富的資源,使城市公共設施的信息變得清晰明了,加快公共服務信息的傳播速度。公共服務在進行信息傳播時,一方面要求信息準確無誤,另一方面則要求內容具有實效性。而新媒體則可以完美的切合這些需求,它能通過網絡,將信息傳播系統匯集為一個巨大的網絡,既能成為傳播公共信息的媒介,又能作為用戶發布輿論的平臺,在公共服務體系中能夠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政府則可通過新媒體進行民意調查、監督輿論、管理公眾大數據和云計算等,得到民眾的支持,更好的獲得公眾信息,進行城市管理,促進社會管理信息化及智能化的發展。 

          結 語 

          新媒體作為時下文化傳媒的重要媒介,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當下互聯網迅猛發展的大環境,為新媒體未來的發展提供了無限的可能性。不難預見,未來的新媒體將不僅僅局限于承擔單一的傳播新聞的職能,其應用價值將會不斷地被深入挖掘,進一步對整個社會產生積極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