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創辦企業內刊,怎樣開展創刊工作

          來源:【雅志電刊電子雜志制作/設計公司 | 更新:2018-11-12

          現階段,很多企業需要開展企業內刊項目,通過企業期刊實現企業內部信息與企業文化的傳播。由于企業內刊也是期刊的一種,所以對企業內刊的創辦與開展有很多疑問,下面就如何創刊,分享以下幾個知識點。

          現階段,很多企業需要開展企業內刊項目,通過企業期刊實現企業內部信息與企業文化的傳播。由于企業內刊也是期刊的一種,所以對企業內刊的創辦與開展有很多疑問,下面就如何創刊,分享以下幾個知識點。

          首先企業是不能創辦公開發行的刊物,但可以購買刊號(方式就是以每年多少管理費的形式向有刊號的單位租賃),或者和相關刊物的主管主辦單位共同成立文化公司經營刊物。

          創刊-創辦企業內刊

          1.了解同類刊物.2.雜志定位,宗旨.讀者群.3.前期宣傳4.選擇作者群體5.編輯流程6.封面設計,版式風格7.活動設計,和讀者交流8.創刊時機,試刊從以上幾個方面入手.找當地的文化局來咨詢。

          1.申請刊號的關鍵是尋找一個能負政治責任和新聞行政單位認可的主管單位,由其出面申請。為什么大家申請難,就是沒有主管單位。

          1.1什么是主管單位

          在我國新聞行政單位認可的主管單位有如下副廳以上的行政和事業單位(包括行政機關、學校、研究機構、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協會、國有企業),或正縣一級政府機構以上,(包括政協、人大、法院、檢察院)或相當于縣一級的如地市的新聞出版局,宣傳部、廣播電視局、日報社、新聞辦、地市級總工會、紀律委員會、政法委、編制委,民族自治地區的科委,僑鄉地區的僑辦,大的出版社或其他認可的主管單位(如我國十四個副省級城市的副廳級單位和某些相當于副廳級民辦大學和研究機構)。具體可以查尋當地的年鑒。

          1.2.怎樣尋找主管單位

          由于要負政治責任,一般單位主管單位都不太愿意,根據經驗。有兩個渠道,一個是找到一個副省以上領導,退下的也可以,由他出面聯系。另一個就是從下往上走,找到主管單位一定級別的主要領導。這很重要,沒有他們支持無法申請。

          2.申請流程中國刊號申請歸口有四個單位,國家新聞出版署、國家科委,國家僑辦,解放軍總政治部。一般期刊通過省市新聞出版局報國家新聞出版署,科技類通過省市新聞出版局和省科委報國家科委再到新聞出版署。僑刊報國家僑辦再到新聞出版署。

          3.民間辦刊關鍵,目前民間辦刊的五個出口,

          1)科協;

          2)工商聯;

          3)相當于副廳級民辦大學和研究機構(如深圳綜合研究院或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另外有50個大的民辦大學中有部分相當副廳級的);

          4)某些國家字頭的學會、研究會、基金會、論壇(他們一般是部省級別領導下來辦的事業單位,是民間協會;

          5)中圖渠道和省新聞出版局的出版社渠道。

          4.申請技巧和注意事項:一般申請需要先辦6期以上的雜志,一般是用叢刊、協作出版、書號形式、光碟號形式、增刊形式、內部準印證形式。(千萬不要用國際刊號)。要求期發行量如消費經濟類在20000份以上、技術經濟類5000以上、學術類1000以上(不能底于500份),我國目前有幾百種發行量在500份左右的學術期刊,這是充分條件,但不是必要條件,但許多期刊是通過這樣說服主管單位的或找到主管單位,一定要有過程。

          還有在申請時一般是專門成立新的主辦單位,以事業單位為好,(也可以公司制)以適應要出版期刊的出版宗旨(如許多人掛靠地方上的,地市級總工會、紀律委員會、政法委、編制委。他們一般專門成立如XX經濟發展中心,XX企業戰略研究會,XX研究會,XX人才研究會,XX職工技術改革研究,XX企業文化研究會。最好是以跟出版內容相適應機構。我知道有紀律委員會辦的文摘雜志,他們的主辦單位就是XX戰略研究會。

          5.如何通過掛靠主管單位合作出版1)直接申請,請幾個副省級別的領導或院士出面做顧問,一般3個人以上,強調重要性、必要性,可行性和經費保障。向新聞行政單位或市科協,國家科協申請。能請到副委員長或政協副主席以上領導,會很快。

          2)如果是所在地區指標缺,可以請主管部門出面,到其他地區調一個刊號,一般也是選同行業方面的,將他的刊號轉過來,他們的內容可以合到其他雜志。或他們的內容用協作出版的方式用書號出版。國際刊號不變。類似目前許多學術期刊形式。

          3)以上都是過程,有時申請可能需要一兩年,對時機而言,時間太久,風險大。可以用收購合作的形式辦,我們講收購期刊也要通過主管單位進行。有省內收購和出省收購。有省內收購一般可以逐漸用新的主管單位接手。出省收購則需要用合辦的形式或者購買一個新指標補償原有的地區。

          4)與新聞出版局下的出版社合作,他們派編審,費用10000--15000元每期。他們可以幫你用增刊號的形式,或安排某雜志合辦的方式。這一般是新辦雜志的過度。

          5)打主管單位本身雜志的主意,捆綁在一起的方法,待市場培養較好后再創刊一種是A、B卷形式將A卷為《要辦的雜志》,B卷為原來的主管單位雜志,定價不變還是原樣。但A卷為《要辦的雜志》進入用打折的方式零售市場,如只賣?元等。另外是將主管單位雜志改書號協作出版將其刊號用于《要辦的雜志》出版,但這樣最好能改月刊或半月刊安排的好可以變成三四本雜志(如科普版)(綜合版)(學術版)(專題版)價值才大!

          6)走叢刊道路,與出版社協作出版或用內部準印證的形式捆綁其他雜志發行,這需要好好找,需要有資金保證。利用增刊號申請郵發,解決訂戶問題。一年出版2期正式期刊。

          7)最壞情況用內部準印證的方式發行,在許多同類雜志上交換廣告如XXX等進行會員發展,用會員方式征定。或用郵購形式零售,如許多內部雜志目前是免費,但其郵費則很貴,如無線電定向要8元,中國無線電要12元。還有20多的,30多的。通過快遞發行落地。不需要有資金保證。到一個發行臨界點再申請正式刊號。

          6.注意事項有的地方刊號的指標非常緊張,申請要注意看他們的刊號走向,你可以查《媒介》雜志上面有一個出版公告,一般在申請刊號時,內緊外松,地方上要擋駕,國家會支持,但技術經濟類雜志他有個總量規劃布局,如果一種類型太多他可能會限制,但可以用自己設立主辦單位的方式規避,如文化類申請困難,可以用經濟類,以經濟文化內容為主。

          科技類雜志特別是地方協會辦,一般當地的省市科協會會擋駕或強調很難。這時你們需要強硬一點,質問他們,同不同意辦一本科技雜志,一般情況他們沒有理由,如果他們沒有理由,請他們支持就蓋章行文,或者先讓支持辦一個省內的連續內部準印證。上面新聞部門批不批是一回事,你們報不報又是一回事。新聞部門政策性強,人員修養高,只要你堅持,不會為難,還會給建議,出主意在權限內,就都會批準。

          許多地方協會就是這樣給檔回,一般北京的機構為什么容易拿到刊號,原因在此,我知道只要主管單位同意,新聞部門就擋不住,因為須依法辦事,他在規定的時間不答復,你們可以對其行政訴訟,訴行政不做為。一般到這地步,他們會給你一個叢刊號或協作出版書號,讓你們出版,幾期后根據他們的考核標準,再批準,給正式刊號。

          7.刊號需要多少錢刊號是一種社會公共資源,數量有限。一般情況下的手續費用非常少。但是任何國家都有出版管制,有一個總量平衡的問題。數量有限,殼就有一個價格,根據評估如消費經濟類在100萬以上、技術經濟類50萬以上、學術類30萬以上新聞類要150-200萬以上,報號要200-500萬。(是對現有刊號指特定情況的最低評估,需要請出版部門的高層協助。能夠交易的價格。但學術類有許多可以改類(如改新聞類),所以價值很高)。

          我的分類是按國際上的一種分法。消費經濟類相當大眾期刊,技術經濟類相當小眾期刊。新聞類是指刊期在2周內的。

          8.國際刊號WTO后中國的出版沒有放開的內容,同時任何國家都有出版管制,國際刊號他是一個圖書館的檢索標志,不是出版許可。中國刊號包括國際刊號和國內刊號(他實際是出版許可證,有國內刊號可以出版)在香港和許多國家不承認國際刊號,通過他們的機構直接到法國申請是免費的。

          以上就是如何創辦企業內刊、開展創刊工作的細則。小編提醒:由于法律法規的變化,企業期刊在不同時期也因面臨的環境而有所不同!